亞洲學者熱議“印太戰略”

 

2021年12月15日,轉載自《中國報導》雜誌


中國報導訊(李傳軍 報導)12月15日下午14:00,“印太戰略對話”國際會議第三場會議討論中,東亞學者就“印太戰略”發表了自己獨特的觀點,獲得與會者的高度認同。

其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首任院長、上海交通大學政治經濟研究院名譽院長鄭永年教授就中國如何應對“印太戰略”提出三點建議。


鄭永年教授就“印太戰略”發表演講

首先,一定要避免軍事競賽。美國一方面做世界員警,有些方面也要肯定,為維護世界和平也做了一些貢獻。但是,當美國覺得有國家不符合他的利益時候,便就要去打壓,不僅對中國,包括中東國家、或者拉美國家,甚至對美國的盟友都是這樣。美國的霸道就在這裏,美國對搞亂其他國家的做法主要有兩種,一種就是外部的軍事干預,從外部搞亂區域次序;一種就是從內部推行民主,一旦民主化,美國就有機會和有方法來搞亂一個國家的內部政治秩序,這就是最近美國總統召開民主峰會的意圖。我覺得中國要避免跟美國軍事競賽,因為軍事競賽從歷史上看,往往是雙輸的,沒有國家會贏,都是輸家。

其次,覺得中國有能力把美國的軍事競賽轉化成為經濟競爭。通過開放政策,我們可以直面跟美國搞經濟競爭。在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下,中國其實已經開始了第三次開放。有很多新的經濟開放概念,提出了新的開放叫制度性開放。為什麼要制度性開放?因為制度性是永恆的,所以要通過制度性開放來保證永恆的開放。在國內也有很多的開放和實踐,像我所說的深圳、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這些都是開放的經濟體,有更深度的、廣度的探索。中國跟東盟等國家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也開始實施了,這對中國和整個區域經濟都有很大的影響。中國甚至已經開始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雖然會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但是也表明中國開放的決心。

再者,希望中國應對印太戰略要順勢而為,因為經濟的區域化、全球化還是大的趨勢。美國所推行的印太戰略,我覺得是逆勢而為,因為它的目標就是分化印太地區、搞垮其經濟,所以我覺得不會成功的。幸運的是,中國已經崛起,美國阻止不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APECF前總幹事長科林·赫塞爾廷(左)參加“印太戰略對話”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研究員、太和智庫研究員陳征;菲律賓資深國際顧問、路透社前北京社長林洸耀;印度比丘僧伽會副會長、柬埔寨柬中佛教協會會長釋日照;APECF前總幹事長科林·赫塞爾廷和蒙古外交部鄰國司原副司長功布·布木策恩德等嘉賓參加了本次“印太戰略對話”第三場會議。

布林肯14日在雅加達發表了美國“印太戰略”的基本構架,顯示拉攏東盟的意圖、離間中國和東盟的關係。在本次戰略對話前兩次會議上,東盟代表紛紛表達了自身的主張,即在中美的角力之間,東盟原則是不選邊站。無論是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泰國前副總理功·帕塔朗西;柬埔寨前副總理、親王諾羅敦·夏卡朋;馬來西亞國立大學馬來西亞國際問題研究所亞洲研究中心主任郭清水及世界和平論壇主席、印尼總統佐科前宗教特使丁·沙姆蘇丁等的發言都表達了東盟在這個問題上清晰的立場。同時,對中國“一帶一路”專案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對本地區創造了就業和帶來了繁榮。

“亞太戰略對話”冬季會議“印太戰略對話”,今天圓滿結束。幾十位來自全球的政要、學者和社會活動家就“印太戰略”各抒己見,發表了精彩的演講,引起了全球廣泛關注。會議主辦方之一的亞太交流與合作基金會執行副主席、亞太戰略對話組委會秘書長肖武男表示,有關“印太戰略對話”將持續性做下去,2022年的春季會議上,依然會把“印太戰略”作為選項之一,期待著有識之士廣泛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