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武男, 侯荔江:生态环境保护制胜战略研究

本文是作者1996年发表于《毛泽东思想研究杂志》上的文章,现转发出来供关心此类话题人士分享其中的一些观点。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之一,任何国家要谋求社会良性运行,都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自己的制胜战略决策之中。1996年 7月16日,江泽民同志《在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环境保护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积德’的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因此,生态环境保护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题中之义,本文拟就生态环境的社会性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尽快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制胜战略等问题谈谈我们的认识和体会。

一、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前提条件。即是围绕这人群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活、生产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和非自然的因素的总和。

大体上说,生态是由自然环境、工程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自然环境一般指环绕着人类社会的自然界,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能量的总和。组成自然环境的因素主要有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等。这些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工程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在进行生产实践活动时所形成的工业、农业、建筑、交通等工程设施所构成的人工环境。工程环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凭借自己的智慧,利用自然环境,征服和改造自然的产物。社会环境是由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要素组成。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则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社会环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并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演变。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问题。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界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与此同时,人类的行为也给自然界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特别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大工业的出现与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与加快,世界人口急剧增加与膨胀,或者过量地开采自然资源,或者大量地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引起自然资源的枯竭、环境质量的恶化以至生态环境的破坏,危害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

环境问题一般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指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即由于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掠夺性捕捞、不适当地兴修水利工程或不合理灌溉等而引起的水土流失,致使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矿藏资源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日益枯竭,旱、涝灾害频繁,流行性疾病蔓延等问题。另一类环境问题是指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所谓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了变化,与原来的情况相比,环境的素质恶化,影响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人类的正常生活的现象。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失调。由于各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也不一样。因此,它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不相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是:有害健康的饮用水、卫生设施的不完善,土壤侵蚀、炉火造成的室内烟尘和燃烧造成的室外烟尘。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臭氧的减少、光化学烟雾、酸雨以及城市的有毒气体。

从历史上看,环境问题主要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造成的。不论是从总量上还是从人均水平来讲,发达国家的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这正是全球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生态危机是人类面临的共同危机,已成为引起公众普遍关注的全球性危机。

中国是在本世纪50年代正式发动工业化,与此同时也进入中国有史以来基数最大、幅度最高、增长最快的人口倍增时期,因而产生了大规模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首先,自然生态环境遭到大规模的破坏。主要表现在:第一,水土流失严重。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我国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从北到南)主要有:西辽河上有、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脉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山地丘陵区。第二,沙漠化迅速发展。中国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达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目前约有5900万亩土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第三,草原退化加剧。80年代中期,草原退化率达30%以上。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的退化速度在扩大。由于草原退化,牧畜过载,牧草产量持续下降。第四,森林资源锐减。中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昔日郁郁葱葱的林海已一去不复返。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森林生长量。森林赤字是最典型的生态赤字,当代人已经过早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有的森林资源。第五,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据估计,我国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属于我国特有的物种和国家规定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有312个种类。第六,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多年来,由于过分开采地下水,在北方地区形成8个面积达1.5万平凡公里的超产区,导致华北地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2厘米。1949年以来,我国湖泊减少了 500多个,面积缩小约1.86万平方公里,占现有面积的26.3%。

其次,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第一,水体污染明显加重。据1987年典型城市监控调查,有42%的城市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63%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第二,大气污染严重。中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在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粉尘、二氧化碳等污染物。中小城市污染势头甚于大城市,北方重于南方,产业区重于非产业区,冬季重于夏季,早晚重于中午。第三,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我国废渣年产生量已超过5亿吨,处理能力赶不上排放量,1988年全国积存量为66亿吨,人均6吨废渣。在380个城市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在垃圾之中。第四,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乡村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农村工业化的主要方向和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的中介。与此同时,也给农村带来生态环境更大的污染,对农业资源、矿产资源造成更为严重的浪费。

环境是一种特殊的资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造成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造成目前中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压力。第一,人口压力。中国现代人口数量异常迅猛增长,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迫于生存,众多人口的不合理活动(诸如毁森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物等)远远超过了大自然许多支持系统的付出能力、输出能力和承载力。第二,工业化压力。中国发动工业化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又面临赶超发达国家的繁重任务,不仅以资本高投入支持经济高速增长,而且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短期性经济行为为中国生态环境带来长期性、积累性后果。生态环境指标恶化已经直接而明显地影响了中国长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趋势,为了改变中国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应该采取刻不容缓的行动。

二、尽快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制胜战略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在持续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把加强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作为社会良性运行制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生态环境保护制胜战略的演变

自50年代以来,人们为了寻求更为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制胜战略,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成功源于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制胜战略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单项技术治理制胜战略。在70年代以前,环境问题仅仅被认为是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环境保护工作只是治理工业废气、废水和废渣,运用工程技术来减少污染。这期间,各项单项治理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如用生物净化法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使用消烟除尘、烟道气脱硫技术来防治煤的燃烧对大气污染等。单项治理技术,对排污口的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局部范围内对环境污染有所控制,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第二阶段,综合防治制胜战略。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会议明确指出,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郑杭生、李强等著:《社会运行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4页)。在这之后,形成了综合防治制胜战略。即将环境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按照污染的产生、迁移和归宿的各个环节,采取法律、行政、经济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措施,并且综合考虑区域规划、资源利用、能源构成、有害物质的净化处理等因素,以期制订出整体上的最优防治方案,用最小的费用取得最优最大的环境效果。
  • 第三阶段,谋求持续发展制胜战略。1987年2月在日本东京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采取持续发展制胜战略。其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够持续进行下去。环境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约束的双重作用。合理的保护和改善环境为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环境对发展的约束是由于不合理的发展破坏了环境所致。合理的发展又为治理环境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同环境保护协调一致,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要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

从上述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三个发展阶段看,为了真正实现“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而满足其需要”的持续发展总原则,人类必须从过去偏重于治理或防治的生态环境保护制胜战略转移到合理开发利用、保护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保护制胜战略上来。以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制胜战略为指导,最终实现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

2、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制胜战略

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要大力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努力开展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很好结合起来。

我国政府早在1983年就提出把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94年又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正式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从这种认识出发,根据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实力的状况,到本世纪末,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制胜战略应该是在保证全体人民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从掠夺性开发向节约型经营转变,合理保护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维持生态平衡的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实现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全方位转变,建立有效、协调、创新的持续发展机制。

与实现上述制胜战略任务相适应,需要相应地采取以下一些制胜战略措施。

  • 第一,坚持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使二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首先,合理确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不仅要考虑财力物力的条件,还必须充分注意生态环境所能允许的程度,考虑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要求,从而使整个经济以合理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其次,制订目标和对策时应充分考虑环境问题。重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指导方针,使经济政策既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又带来环境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再次,按照生态环境的状况和要求,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生产力的发展。对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建设,对城市和农村的建设,都应当认真考虑维护生态环境和防治环境污染的要求,并作出妥善安排。最后,逐步地适当增加用于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资金,这是促使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 第二,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把解决环境问题做在经济建设活动之前和过程之中。首先,要防止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积极采用污染减少型技术。开发新技术、新工艺、降低单位产出能源消耗,开发清洁工业技术以减少污染排放量,调整产业结构,着重发展附加价值高,轻污染或无污染产业。产业政策实施中,需要淘汰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产品产量,逐步降低重污染工业比重,减少工业污染。其次,正确引导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禁止没有防治污染能力的乡镇企业生产有毒有害物质和“三废”污染严重的产品,包括电镀、汞制品、炼油、造纸、化工、漂洗、放射性产品等的生产。这是防止现代工业污染向农村蔓延的重要措施。
  • 第三,坚持突出重点,明确主攻方向,促进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有步骤地稳步推进。我国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发生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而且由于经济实力等因素所限,这些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部解决。只能根据客观条件,区别轻重缓急,有先有后地进行。首先,大力开展国土整治,改善生态环境。国土整治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应负责大江大河治理,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工程,大范围水土保持和沙漠化土地治理。其次,治理城市环境。重点是治理尘烟污染,普及工业及民用型煤,限制原煤散烧,实行集中供热和联片采暖。治理汽车废气,对超标排放废气实行罚款。城市污水进行清污分流,集中处理,开展固体废料、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严格控制工业和交通噪音污染。最后,推广生态农业,植树造林,保护生物多样性。改进耕作制度,节约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系统的生产力。扩大绿色植被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营造农田林网,扩大果木林、经济林、薪炭林或其他林木。保护各类生态农业类型,保护有益物种和害虫的天地,保护农作物、牲畜的野生新缘种和种质资源。
  • 第四,实行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各种调节手段的作用。首先,加强全民环境教育。利用国家掌握的新闻媒介强化公众的生态知识和环境意识,使他们意识到环境质量的优势与他们切身利益的关系,积极引导公众主动参与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这将是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的根本保证。其次,建立基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保护政策。坚持“污染者付费和使用者付费”的原则。根据污染者所造成的破坏程度强制实行征税收费,根据使用者对自然资源开发和使用征收资源税。

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只要我们提高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的自觉性,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就一定能够实现本世纪末生态环境保护制胜的战略任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